看体育新闻上55球吧!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55球吧公众号

分享到:

大熊猫屠杀史:2014年12月3日,云南有人打死一只大熊猫

2022-12-31 13:12:37

导读:原标题:大熊猫屠杀史:2014年12月3日,云南有人打死一只大熊猫 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3月21日,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当地李姓猎户家里作客时,意外

原标题:大熊猫屠杀史:2014年12月3日,云南有人打死一只大熊猫

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3月21日,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当地李姓猎户家里作客时,意外看到一张黑白分明的熊皮。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物种。

在19世纪时,很多传教士同时也是博物学家,他们从西方来到中国,利用他们丰富的自然学科知识,让中国的博物学从无到有,这是值得肯定之处。30多岁的戴维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北京取得一对麋鹿的标本,这种动物尚未为世人所知,后被命名为“戴维神父鹿”。这使戴维得到了巴黎博物馆的资金支持,最终来到了四川。

当戴维看见这张熊皮时,堪称高兴无比,却又满脸急切,原因是博物学家的敏感使他意识到了一个新物种的价值,他许诺了一个对邓池沟的山民们来说相当高昂的价钱,这样没过几天,那群猎户就带来了一只年幼的黑白熊尸体。

戴维把它轻轻地放在工作桌上,拿起冰冷的手术刀进行解剖,很快他就得到了一块完整的皮毛。没过几天,猎人又给戴维送来了一只成年黑白熊的尸体,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好事成双。他在邓池沟天主教堂的房间里将这只年幼黑白熊的皮毛卷好装进箱子,把它和一封信一起寄回了法国。在那封信里,戴维对这种美丽的动物不吝赞美之词:

我未曾在欧洲的博物馆看过这种物种,而且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种类,也许它将成为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两只熊的标本现在还收藏在巴黎博物馆的地下室中,也是现存最早的标本。

它,就是我们现在的国宝大熊猫,又被昵称为“滚滚”,至今已存在地球上数百万年之久,戴维发现并命名了它。大熊猫属于熊科,但在漫长的进化中开始食用竹子,从而逃避了种类的灭绝,但并没有逃脱人们对它们的屠戮。

最初只有熊猫出没区域的山民对其进行猎杀,理由很实际,有时是因为饥饿,有时是因为缺盐,总之它们会毫无心机地闯下山,要么偷吃蜂蜜,要么舔食铁锅。

然而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有着强健的肌肉、一米多的体长、100多公斤的体重、解剖刀般的利爪、巨大的咬合力以及锋利的尖牙的动物,加上野生熊猫暴躁易怒脾气,乃是不折不扣的猛兽。当它们惊吓到或者伤害了山民,那么就只剩下惟一的结果,那就是被打死,就像打死蛇或者老鼠一样。

这些被打死的熊猫往往难逃吃肉、剥皮的命运,以至于1913年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威尔逊出版的《一位博物学家的华西游历记》中还写道,“(熊猫的)毛皮偶尔才会在成都的市集中贩卖,而且索价不菲。”

1869年戴维对大熊猫的发现和命名,在生物学上的意义不可否认,但却开启了一场以外国人为主的无耻狩猎,这是一种在各种理由之下的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大熊猫的猎杀和捕获。如上面提到的威尔逊就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中国西部最值得狩猎家去追寻的猎物”,他甚至还补充到,“目前还没有外国人成功猎杀这种动物的记录,也没有外国人曾经目睹这种动物的活体”。窥一斑而可知全豹,其时欧洲的野心家、冒险家以及雄心勃勃的猎人,又对猎杀或活捉大熊猫抱有怎样的热忱!

1914年,一只德国人组成的队伍来到了熊猫栖息之地,如果真有《功夫熊猫3》中那种熊猫村,他们携带的武器弹药也能轻易屠杀这个村子几个来回。庆幸的是最终他们却一无所获,最接近成功的时刻也不过就是听到了竹林中传来的簌簌声响。最后没办法,他们只好从当地居民那儿购买了一只还处在婴儿期的熊猫,这是外国人见到的第一只活着的熊猫。

即使是在现代完善先进的饲养制度下,熊猫幼崽的成活率也不是很高,更何况是100多年前了。这只可怜的宝宝在外国人手上传来传去,粗厉的大手摩擦着它娇嫩的身躯,他们用来装它的笼子或盒子又是如此寒冷,没多久这只熊猫就死了。

1916年~1921年间,前往四川的外国人已经愈加之多,澳大利亚传教士埃德加在旅行途中曾目击到一只熊猫,正在一株高大栎树之上沉睡。为此他写了一首《等待熊猫》的诗。英国人乔治·微雷拉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个成功猎杀熊猫的外国人,为此在四川的山林间蛰伏三月之久,然而也失败了,离开时还带着严重的冻伤。他的事迹远不止如此,公允地说,此人具有人类最大的美德“坚韧不拔”,他在病榻缠绵了数周,猎杀熊猫之旅也遭遇了挫折,但他仍然凭借非凡的勇气完成了从北京步行到拉萨的旅程。

其事迹一经报道,使得西方社会对于大熊猫的兴趣有增无减,那些外国人都想成为猎杀大熊猫的第一人,这个荣誉在他们看来犹如找到古希腊神话中那件人人趋之若鹜的“金羊毛”。

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是二战期间那位连任四届的大拿)曾说:“(猎人)必须身体强健、心智成熟,而且必须集精力、决心、刚毅、自信与自助能力等品行于一身。”为了夸耀自己的美德,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小西奥多,一个叫克米特,在上世纪20年代末说服了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远渡重洋前往中国,其费用全部由博物馆支付。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到“金羊毛”,成功射杀大熊猫。

1929年4月13日,兄弟俩在大森林中发现了熊猫的足迹,他们一路追踪了长达两个半小时,忽然发现大熊猫就在前方摇摇晃晃的行走,姿势看起来滑稽而笨拙,慢悠悠地像在巡视自己的无限江山,浑然不知危险就在眼前。两兄弟同时端起了猎枪,对着逐渐消失的熊猫身影同时扣响了扳机,两发同时命中。大熊猫发出一身惊恐的咆哮,吃力地挪动身影向前晃动逃走,在雪地中留下一串殷红的血迹。小罗斯福兄弟顺着这道痕迹,找到了倒地的大熊猫,黑白毛色之间犹带余温——它已经死去了。

一个月之后,这只大熊猫被剥皮,运往芝加哥。在越南河内拍给菲尔德博物馆的电报中,他们得意洋洋地说道:

运气极好,我们共同替贵馆射杀到一只漂亮的老年公熊猫。相信官方会同意这是首只被白人射杀的大熊猫。

同年底,两人出版了传记《追寻大熊猫》,风行一时。1930年,经过精心制作的熊猫标本开始在菲尔德博物馆展出,开启了一阵狂欢。

他们究竟是荣耀的?还是残忍的?历史自会给出结论。但经由他们之手,确实打开了潘多拉的可怕魔盒。当时美国的每家博物馆都想成为最大、最全、最好的自然博物馆,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其余博物馆又怎肯让菲尔德专美于前?

此时国民政府无能,任由这些熊猫猎杀远征队肆无忌惮地涌向中国的土地、中国的西部,开启了一个群体的兽性荣耀。

1931年,费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远征队发现一只熊猫幼崽躺卧在一棵树上,一枪射杀。加上从当地猎户那里购买的好几只熊猫,一起剥皮运回了费城。远征队肯定雇佣了当地向导,而这些向导在明白大熊猫的高昂价值之后肯定又告诉了更多的山民,外国人之所以能在当地买到熊猫,证明山民对熊猫的猎杀也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1934年,美国自然博物馆赞助的队伍凭借在当地租用的猎犬数度发现熊猫的踪迹,最终在一个山谷里听见了竹子密集的断裂声,与此同时传来低沉、愤怒的嚎叫。猛然间只见一只大熊猫穿过竹林冲向众人,狗群紧跟在后。远征队队长迪安·塞奇正站在一个岩棚之上,一见熊猫奔来,连发几枪皆不中,到熊猫还差3米左右扑中他时,他的弹匣又重新装好了,于是举枪一击。随行的动物学家威廉·谢尔登也在一旁开枪。熊猫身中两枪,一路向山坡下滚去,最后停在一棵树旁。这是一只成年大熊猫,隔天远征队的宴会上,它的肉就变成了这群外国人的盘中餐。

而早在1919年便资助了旅居四川多年、博学多闻而狡猾高效的传教士格雷厄姆的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充足的物资和费用支持之下,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内,在宝兴、汶川一带大有斩获,据统计,格雷厄姆一共交给该馆超过20只熊猫标本,且很多是以整只遗骸的方式运走的。他捕获的最后一只熊猫的头骨,至今尚在该馆的骨骼厅展示。

戏剧化的是,1935年6月红军长征路过川西夹金山脉时,和他们擦肩而过的密林中,还有西方人捕捉熊猫的忙碌身影。此时英国上尉布罗克赫斯特正在开展自费的熊猫狩猎行动。他找到新鲜的足印,然后锲而不舍地进行追踪,经过几星期的时间,他确信自己听到熊猫的吼叫声。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一只熊猫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山脊上。在回忆文章里,他写道:

我赶紧狂声呼叫着替我背着来复枪的民夫,并且用尽全身力气爬向那只野兽所在之处。树荫之下宛如黑夜,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有利的射击位置,而且机会只有一次。更糟的是,我的狗一直追着熊猫狂吠。突然,这只野兽停下脚步并且转身,我赶紧仔细瞄准,一发命中它的脖子,当场杀死了它。我不辞老远,从28000英里外的远方而来,就是为了射出这发子弹。

这位英国上尉以及更多的外国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片他们想来就来、耀武扬威的土地上,正有一支穷人的队伍趟过,15年之后,正是这支队伍,彻底终结了他们的耀武扬威,也让这个五千年的国度、那些数百万年的国宝彻底获得了新生。

截止1935年之前,无论是西部的山民,还是全世界蜂拥而至的猎人,都还没有一个人成功活捉到一只熊猫并运出中国。在亲手杀掉大熊猫们人们失去吸引力之后,活捉则成了新的炫耀方式。1936年,来自纽约的露丝·哈克尼斯女士率领的队伍第一次活捉到了熊猫宝宝,为之取名苏琳,回国之后成为明星,狂热的民众几乎挤爆了动物园。苏琳在1938年死去。哈克尼斯后来再次来到中国,并又成功抓住了几只熊猫,最后有一只熊猫在暴风雨中突然发狂,于是被射杀。

熊猫猎人史密斯等则在1936年用捕网抓到了六只熊猫,在同年10月运往英国,其中一只熊猫在旅途中死亡。最老的那只熊猫则在1938年死于伦敦,剩下三只分别以唐、宋、明命名,在伦敦动物园度过余生,约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总之,国家虽大,却已病入膏肓,所以竟连一只熊猫也保护不了,至于广大的国民,其境地亦如熊猫一般任人宰割。一个国家混到这个地步,其实已和现在的非洲没有两样。

从1940年开始,政府开始慢慢限制捕猎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对此则更加严厉。然而即使是到了现在,对于它们的猎杀也并未绝迹,只不过方式更为隐秘,而猎人也由外国人重新变回了中国人。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此类案件达到十余起:

1989年,曾有人因猎杀大熊猫被判死刑。

2003年4月,重庆市破获一起猎杀大熊猫案。公安人员在一辆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截获大熊猫皮一张,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经过鉴定,捕杀的这只大熊猫只有1岁半,皮长为80厘米。据调查,这只大熊猫是在四川省宝兴县被当地农民杀害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卖钱。经过层层贩卖,这张熊猫皮预备卖到重庆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5万元——注意,是2003年的55万元。

2003年7月,汶川县警方破获一起猎杀大熊猫并贩卖熊掌的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李某一共朝大熊猫开了8枪。随后用刀将大熊猫前肢齐肩关节卸下,后肢齐膝关节割下,然后将剩下的头和身体埋在一棵枯树下,连夜下山,随后他们将这四只熊掌以1350元的价格卖给了本乡的李某。

2007年6月初,四川宝兴大熊猫保护区,民间猎人李某连开两枪,致一只大熊猫倒地身亡。其动机不过是有人许诺他大熊猫皮可以给“50万元一张”。所以,他称,当发现被猎杀的是大熊猫后,就剥下了熊猫皮。

2014年12月3日,云南昭通市水富县太平镇王某兄弟发现自家羊圈内的羊被野生动物咬死,12月4日早上,两人发现套子被崩断,于是顺着脚印追猎。最终用火药枪开了两枪,将其猎杀后发现是大熊猫。随后他们将约35公斤的大熊猫肉及4只大熊猫脚掌以4800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人,虽然是黄种人的肤色,但其行为与上世纪那群张狂卑劣的外国人并无两样。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话确是至理名言。重赏之下,总有人铤而走险。可以确信,只要人们对于大熊猫的喜爱依然存在,只要熊猫依然存在且保持着萌化世人的样子,人类对于它们的杀戮就不会停止。值得庆幸的是,只要同情以及保护它的力量比伤害它的力量更大,滚滚就还是我们的滚滚。

不然,只能在盘中看到它了。

参考资料:《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云南新闻网等。

本文标题:大熊猫屠杀史:2014年12月3日,云南有人打死一只大熊猫 - 英超
本文地址:www.55um.com/yingchao/10521.html

内容导航
最新英超
猜你喜欢
  1. NBA
  2. 英超
  3. 西甲
  4. 排行榜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